孝感市到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怎么走(到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怎么坐车)

12-05 服装 投稿:浅殇心离
孝感市到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怎么走(到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怎么坐车)

这里是孝感,一个不知道几线的城市里却有着近500万的人口,1/5的却都在外地。寒冬已至,火车站,客运站也就开始忙碌了,第一波回家潮应该也开始了。

一年的终点感觉才是他们笑容的起点,大包小包里载满了他们的希望,承载着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们一年的期盼。

孝感唯一一个以孝文化而命名的城市,不管是家喻户晓的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二十四孝里这里就有三孝。孝感动天,“孝感”由此得名。

30分钟的距离

却又总在叫唤着

没时间

汉孝城铁到了东站

我坐着久违的8路车进了孝感城

武汉8+1城市圈的主要城市之一,它的进步不紧不慢,没有像武汉那样“Different everyday”,但又会时不时来点小惊喜。

1901年开始有了孝感火车站,一百多年的历史里有太多的分分合合在那里上演;没有电视剧了的那么精彩纷呈,却又刻苦铭心;直到2008年有了孝感北站,2016的汉孝城铁终于也通车了

直到现在陆陆续续增加的公交路线已达22路,每一路都联通了多个城镇县,一路朝南,一路向北,一路又一路的都在这个城区里相遇。但是人们最甩不掉的最受欢迎的还是方便快捷的电瓶车。

和武汉一样

早餐叫过早

来唤醒这座城市

孝感有什么好吃的?

每次遇见新的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

也许早已习以为常的听见他们的自问自答“孝感是不是米酒和麻糖”。

嗯!是的,但又不是的。

美名远扬的米酒只有在这个槐荫酒楼——米酒馆才能吃到,而并不是市面上那些瓶瓶罐罐里的汤汤水水。这里早已成为市民的习惯了,来一碗米酒也就是一种顺口溜了。

今天一到发现酒楼在装修,我惊慌了,害怕,难道就没了?幸运的是二楼还有售早餐,习惯的一碗热干面,十六款米酒里,点了两样。

孝感人对热干面的情结虽然没有武汉人那么深刻,但是对米酒的忠诚似乎应该无人能及的了。

热干面相比武汉人的口味,更喜欢煮久一点,芝麻酱的油要少一点,但芝麻酱的纯度还是那样厚重,味道正点。

一碗热干面结束,米酒上场,最正宗的糊汤米酒,现做的热乎乎的,糊汤糯性刚刚好,柔软又不粘牙,一口满嘴的米酒香和淡淡的桂花香,甜度适中,正好缓解早餐油腻。

对于过早来说,

孝感人最羡慕的应该就是住在园林路的人了。

最有故事最老的街,5条街巷在这里穿插交错,而最羡煞旁人的当属园林路的美食了。代记面馆的鳝鱼面、露珠水饺的手工饺、大台北的卤菜、万发财鱼面馆的财鱼面等等,家家都是经常爆满的,味道更是不用说。

当然还有我们尝到的猪胖子土鸡汤,老板细数了将近有26个年头了,每天十几只土鸡,就凭这个收获了一大波粉丝。来一碗鸡汤粉,粉丝爽口无比,鸡汤更是香浓醇厚,肉还那么多。瞬间suo完这碗粉。

街巷里小吃也是数不过来,路过了还在售卖的煎包,还在旋转的锅炉一股浓烈的油香扑面而来。

超大个,第一口就是满满的馅。还有各种油香小吃,随便走走都能碰上好多。

去过的地方

变成了时过境迁的模样

还是保持着你记忆力的样子

吃完早餐,去哪?

晃荡到了孝感的中心——人民广场。

孝感市最大的一个广场,2000年改造后的广场,才受到更多的保护。八大浮雕尽显孝感特色,不知啥时候会开的音乐喷泉,现在无人僭越的绿荫草坪。阳光正好。

来来往往的,没有谁会去在意,但却早已是人们的口头禅“一会人民广场见”,不管你记不记得它,但它似乎一直都在见证着这个城市里的喜怒哀乐。

没有炸鸡的广场,却有随处可见的“老爹/老妈排骨”。风靡孝感的小吃,绿色的店面。

一小块一小块的排骨裹上一点点的面粉似的外衣,炸得酥酥的,再撒上自己喜欢的调料,酥酥的还不腻。最受欢迎的还有瘦肉条,简单但却又那么好吃。

旁边是“一条龙”,

曾经堪比汉正街的服装批发市场,

如今也渐渐的随着发展而萧条了。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才有机会来这里买一套新衣,那时候不论什么时间都是挤得水泄不通的。

如今,商户们还在坚守着,为了生活,人虽少了但讨价还价的声音还是那样此起彼伏。

最早最繁华的城站路大天桥,从南到北的都要经过这个天桥,桥上桥下还是一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天桥边下的城战路边的肯德基旁那短短的小吃圈,是多少孝感人逛累了,坐着小板凳歇歇脚的基地。

随手买上几串大锅麻辣烫就开始了一顿美味;旁边的石头饼婆婆推着推车,推到哪卖到哪,应城的石头饼也是最受欢迎小吃了,在武汉的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了。

走过天桥,

来到孝感市井味最浓的百正街。

同样是什么都有的百货市场,却依旧人声鼎沸,店铺前的音乐夹杂着熟悉的吆喝,简直一场此起彼伏的协奏曲。

经常会看见聚集的人群,想必又是在做着某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活动吧,凑过去,看看热闹也是孝感人最喜欢的方式,我不参与,但是热闹还是要凑。

走到尽头终于找到最美味的南瓜饼和小发糕,坚守了10年的南瓜饼已经创新了,看造型,那么美,却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表面的软糯香甜,芝麻香很到位,南瓜的味道没那么重,但是却一直都是好吃的;还有小发糕,永远都退出不了的小吃。

抛开了那些街道,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2011年开街后的保利广场似乎惊动了整个孝感,也改变了孝感人民的习惯,曾经都是逛逛乾坤购物、孝商百货。

曾经觉得在名流k个歌就相当有味,没事的时候也就去个董永公园、后湖公园或者槐荫公园找找清净。

当然后来的中商百货以及今年开始的银泰创意城,都在一点点的改善着孝感,改变着孝感人的生活习惯。

说起母校

你会记起文化路吗

幼儿园、小学、高中......

文化路,因为学校多而得名,路过的时候母校恰好放学,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害怕格格不入,却又只想住脚步多看两眼。

文化路上的这家黄丁婆肉串不知道虏获了多少学生和上班族的味蕾,5毛钱一串,辣与不辣两种。从路边摊做成了店面。看着人群而来,肉嫩五香味十足

文化路付冲街口的张记铁板鱿鱼也是一样,从中午开始,生意就没断,几串过过嘴硬的,一大盒当饭吃的,几分钟就能吃到的脆脆的美味鱿鱼。

除去文化路最有记忆的当属孝感学院了吧 。即使不是学校的人,去那边吃吃喝喝逛逛也是常态了。

从两边满是梧桐树的小路穿过去,便是学院的南门了,一条不变的“堕落街”便出现了。站在十字路口,每一条分叉处都是美食聚集地。

找到了还是小学时候吃过的“剁馍”,几乎十几年没吃过了,虽然生意不是很好但大叔一直坚守了四五年,两面炕焦中间软软的,一口下去,还是以前的那个味道,实在。

旁边了的土家酱香饼20多年的坚守,不知喂饱了多少学生,饼酥脆,味道适中,一直都没有变过。

南大门的鸡蛋灌饼,武大郎饼,华人煲仔饭,美捷快餐,扬州包子店,学院美食城和嘉禾这些美食不知道喂刁了多少学生的嘴。又爱又恨的便是这条堕落街了。

宵夜似乎总能

填充一天里的饥饿

开始一场绚丽的夜生活

走过明晃晃的商场,时间太快了,还没逛完,宵夜的闹钟敲响。毫无疑问的去了孝感人都知道的玉泉路宵夜一条街。一条街里塞满各色风味。

它没有武汉的吉庆街、万松园那样灯火通明,繁华似锦。但玉泉路的马路更宽,显得就没那么拥挤,但是这种宵夜的习惯又和武汉没什么两样。

冬天里的宵夜,烧烤确实没有火锅那么生意火爆,冬天都愿意在外面吃的估计也就川胖子烧鸡公了。一大锅烧鸡公,吃完了鸡再将底汤当火锅,涮起火锅简直无敌。

有名的烧烤当属这家8090海鲜烧烤了,也许天气原因,就先来了碗藕汤,“妈妈的味道”,武汉铫子里的藕汤是出名,但又几人知晓这藕是出自孝感毛陈镇的藕,孝感与武汉这样纤丝万缕的关系实在太多。

蒜香基围虾,开出一朵花,鲜虾开背,加入蒜泥,烤制几分钟,香气扑鼻,时间到位,虾肉鲜嫩无比;花甲分量十足,除了蒜香还带上孝感人偏爱的葱花香,满足!

口口香家的烧鱼头也是无话可说,没什么肉的的鱼头也可以做的如此美味,色香味俱全,微辣,鱼头suo起来叭叭叭的。

这里也只是孝感的一点点,毕竟我们还有:孝昌的丰山蓑衣圆子、白沙蒜茸鸡豆梗;汉川的荷月、宫廷烤鸡;云梦的鱼面、百合花菜;大悟的板栗、龙剑茶;安陆的白花菜、翰林鸡;应城的豆皮、扒肉等等。

只是时间太短,我的脚步还来不及丈量,留着一点给下次又未尝不可......

无论走多远,也只有家乡的最是牵动远行的游人。一边在他乡埋头拼命的去让自己过得更好,另一边去永远都牵挂着这个孝感动天的家乡。

夜深了,心却还在想着踏过的每一寸乡土,

这里是孝感,有着闻名于世的孝文化,

以及难以忘怀的家乡味!

我在深夜回了趟家乡,又在深夜返回武汉.......

图 | 文:36.8℃的小黄

武汉吃喝玩乐原创出品

标签: # 汉正街
声明: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anghua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