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朝有多少万户府)

10-31 教育 投稿:千古幽兰
元军有多少个万户府(元朝有多少万户府)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疆域最大、且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王朝,维系其统治不单单依靠蒙古人的力量。早在忽必烈之前,负责经略中原的木华黎大王便注意收编、吸纳当地汉族武装军事力量,对抗金国;在忽必烈登上汗位后,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统一天下、混合华夏的雄心壮志,对游牧政权下单一的草原军队模式进行了重大改组,除了蒙古人以外,大批汉人等其他民族成为帝国军队的一员,甚至占据数量优势。

签军到军户制度的转变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了维护本民族贵族的统治和对外扩张战争的需要,征发汉人为兵不失为上策。《金史·兵志》记载女真金国“凡遇战事,签发所有汉人丁壮当兵,谓之签军”,这便是签军制度的由来。蒙古灭金后,继续在北方地区实施金代的签军制度。签军算是草原游牧政权部落思想的一种体现,当本族部落出现兵源不足的状况时,会命令自己治下的其他部落提供兵员、组成签军、辅助军团。

对于蒙古人而言,征发汉人签军可谓是有利有弊,签军能快速补充兵员的不足、壮大军队的规模和声威,多了一股可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炮灰”。然而,签军的士气、素质普遍低下,容易造成战场溃败和发生部队哗变;频繁征发汉人签军,也会严重骚扰、损害地方民生,激发社会矛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将签军与汉族政权的一项传统制度——军户制度结合起来。军户制度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出现的产物,军人入户,世代为兵。元朝军户制度是基于国家对基层管理的创新,把治下的民众按职业、出生统一划分户籍管理,不同的户籍各自承担不同的义务,社会角色难以转变。元代军户作为职业兵,战斗力比起临时征发的汉人签军有所保障,世代袭传,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自行承担军役费用,并且受到朝廷设置的管理机构,如万户府、千户府的奥鲁、管军官的严格管控。

军户制度不仅适用于汉人,除了汉军户以外,不同的军户来源也形成了不同的军户名目,诸如蒙古军户、色目军户、探马军户等均是元廷军事集中管理化的产物,签军则更多地变成一种补充军户数量不足的临时手段。

地方军:镇戍军四大军种: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

元朝的统治疆域十分辽阔,史称“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为了维护广阔的领土范围,监视、镇压人民的起义,元朝政府根据民族差异与征发的地区不同,着手建立了镇戍军体系。

镇戍军包含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四大军种。蒙古军是以蒙古人为主体编制的军队,实际上在地方中也包含镇戍在各地的色目人。探马赤军含义是“先锋”的意思,最早出现于1217年木华黎经略中原之时。《史集》里描述探马赤军"是从千户与万户中选拔,用来派遣到某地进行屯驻"的军队。其地位低于一般的蒙古军,主要用途是作为部队远征和戍守的前哨、先锋部队。探马赤军最初由蒙古人组成,后面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畏兀儿人、北方汉人均有吸纳进去。

元朝的汉军是由北方汉人地主武装、降蒙的金军和中原签军组成。汉军基本大都参加了灭宋战争,而元廷也把汉军分配到原南宋统治区域屯驻,即使在南方长期戍守,汉军户依旧属于北方原籍。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廷开始实施“岁时践更”与“轮番应役”的制度,长时间驻守南方的汉军才有机会回到家乡一趟。

新附军则是由南宋的降兵组成,数目庞大,忽必烈对他们很不放心,被分散编排在汉军等其他镇戍军旗下,听从蒙古、汉军的将领的号令指挥,负责执行屯田、镇戍、维护治安等基础性职能,战斗力较差。

无论是视为国家心腹的蒙古军、探马赤军,亦或是备受蒙古统治者戒备的新附军,都统一隶属于各行省和中央枢密院,由朝廷在地方设置的都万户府直接管辖。

中央军:怯薛军的内廷化、汉人占主要力量的中央侍卫亲军

蒙哥汗病逝后,其名号下的正宗怯薛军被阿里不哥所占有;忽必烈继位后,为此重新组建了属于大汗自己的万人怯薛军。 忽必烈时期的怯薛军人数依旧维持在一万到一万两千左右,分作四部怯薛,制度规模上与成吉思汗时代以来的规定无多大差异,然而随着元朝政治制度的建立、皇权的扩张,怯薛军作为大汗麾下最精锐的战士的军事职能逐渐减弱,开始作为皇帝与朝廷之间联系的枢纽,朝向前代汉族政权熟悉的内宫人员——内廷化的趋势发展。比起宦官集团,忽必烈之后的怯薛军依旧是正常的男性,除了履行宿卫侍从、打猎出巡的基本职责外, 与元帝关系亲密、才干出众的怯薛军人员甚至可以在军国事务上发挥重大作为。忽必烈统治后期,就直接把自己的怯薛长安童提拔为中书省右丞相。

怯薛军的内廷化最现实原因在于忽必烈继位后需要应对来自阿里不哥对汗位的挑战,根基在漠南汉地的忽必烈无法短时间聚集起成建制的蒙古军团,内战一触即发的严峻局势让他接受汉臣姚枢的建议,效法宋、金中央禁军的制度,创建了以汉族兵源为主的侍卫亲军。

1260年,忽必烈征集第一批武卫军,人数六千五百名,后面扩大到三万人左右。这支军队来源于史天泽、张柔、董文炳等北方汉家世侯的兵员,仿照金国旧制,称为武卫军。

忽必烈最初唯一依仗的正是这支早期纯汉族侍卫亲军,他委任汉人董文炳和李伯佑作为侍卫亲军的指挥使,率领他们与占据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进行交战。

阿里不哥之乱平定后,武卫军继续扩大规模:忽必烈将武卫军改组为左、右翼侍卫亲军,总人数达到四万余人;1271年,左、右翼侍卫亲军又改为左、中、右三卫。1279年,忽必烈在原先左、中、卫三军的基础上增设前、后两卫军,象征五方,颇有唐代皇帝“六军”的味道,并新吸收征宋北归汉军和降元的原宋新附军精锐。

军事管理制度完善、以汉人为主的五卫军占据了元代中央侍卫亲军的绝对主力,按照《元史·兵志》记载的数字,汉人、南人在侍卫亲军的比例大体在66%以上。 忽必烈时代的侍卫亲军合计约八万人,作为中央精锐军队在元初的统一、平叛战争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异域风情:汉人武卫军外的多民族部队

元朝统治时期多民族的状况同样在侍卫亲军身上得到体现。忽必烈在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大力扩编侍卫亲军的规模,征召了多种多样的异民族进入帝国军队:上文提到的忽必烈将武卫军改组为左、右翼侍卫亲军的同时,元军也将征调范围扩大到辽东、辽西女真、契丹、高丽等部族遗民。

1272年,高加索人种的阿速人出现在元王朝的视野中,成立阿速拔都达鲁花赤负责管辖。1286年正式设立左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负责统领阿速卫亲军,宿卫、警戒两京。

1281年后,元朝开始单独组建由诸色目、蒙古人为主的卫军。

唐兀儿卫的兵员主要为党项人,原先西夏遗民组成的唐兀军或河西军隶属于蒙古军,1281年,元廷设置唐兀儿卫亲军都指挥使,总领河西军所属三千人。

在抗击以海都为首的西北宗藩的叛乱中,钦察人土土哈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为此在1286年,忽必烈在特许土土哈召集本族钦察人的基础上,下令组建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

钦察人正式进入了蒙古帝国军事体系中,而仅仅在半个世纪前,钦察人还在南俄、东欧地区与蒙古人殊死决战。

灭宋之后,部分南下的蒙古军北上,另外组成了蒙古侍卫军。1280年,蒙古侍卫总管府正式改编成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作为帝国统治阶级之首的蒙古人也在中央侍卫亲军的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

另外,忽必烈还在1276年从怯薛军中选拔善于跑步的人员组成贵赤亲卫。至此在忽必烈时期的侍卫亲军,前后左中卫的汉族卫军为主、辅以唐兀卫、钦察卫、阿速卫、蒙古侍卫亲军和贵赤亲军等共同组成。


参考资料:

《金史·兵志》《元史·兵志·镇戍》《元史·兵志·宿卫》《元朝史》《史集》《元史·兵志·兵制》
标签: # 万户
声明: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anghua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