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需要多少分考文昌才能考上(小学考文昌中学要多少分)

11-10 教育 投稿:甜甜微笑
小学需要多少分考文昌才能考上(小学考文昌中学要多少分)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吴岳文文/图

文昌退休教师符国仲今年94岁高龄

虽离开讲台多年

但他一刻都没有真正离开过

曾经耕耘过的学校

这位将教育视作生命的“教书匠”

用他的言行影响着身边无数人

数十年间

他发动家人共同捐款千余万元

用于当地教育事业

帮助无数学生圆梦

“我会将教育慈善事业一直做下去。”

符国仲说

符国仲。

号召家人捐资助学

学生是他的心头肉

4月22日,记者在文昌见到了符国仲,他看上去很普通,个头不高,满头银发,身材瘦小,但精神抖擞。符国仲是文昌市文教镇宋六村人,今年94岁。因在家里排行老三,村里人都尊称他为“三公”。

退休后,符国仲的日子过得却不平凡,他四处奔波,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30多年来全家共捐助1000多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成立“教育基金”奖励老师和学生,以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情怀在当地默默奉献。

符国仲是文昌市师范学校第一届学生,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回到村里的符国仲当了乡村教师,站上了宋六小学的三尺讲台。他执教31年,其中29年都献给了宋六小学。1980年,符国仲退休后,他没有像一些人喝老爸茶、打麻将,而是经常到校园里关心学生,和老师们交流。校园里欢声笑语的学生是他的心头肉,学生放学见到他,都会礼貌地道一声“三公好”。

校园里,“符国成教学楼”、“符国成图书馆”的字样格外醒目。“符国成是我弟弟,我只不过是出力,改善学校办公条件和成立教育基金,大多数钱都是我弟弟出的。”符国仲毫无保留地把捐资助学的功劳推给在岛外经商的弟弟符国成。可是乡邻们都知道,没有“三公”符国仲的发动和召集,不会有宋六小学的今天。

村民介绍,符国仲一家对宋六小学的捐助,最早是从1990年开始的,他们每年拿出5000元用于奖励优秀师生。符国仲回忆,当年的宋六小学是个“草台班子”,校舍破旧、杂草丛生,连块像样的黑板都没有,就连老师们上厕所都要跑到校园外面去找。这一切都被符国仲看在眼里,他召集家里人开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会议,家人都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共同捐了13.5万元。

为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符国仲还亲自带着学校的校长、老师到深圳、珠海、香港学习考察,最后找到了胞弟符国成,对他说:“你应该记得我们小时候是怎么度过的,现在你有了成就,希望你不要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我宁愿自己没钱,也要想方设法改变村里孩子的命运。”“三公”符国仲的一席话打动了弟弟,符国成表示愿意捐助200多万元。有了符国成的捐款,村里的乡亲们受到感染,陆续地参与捐助。

成立教育基金

学生上重点中学每年奖1万

解决学校办学资金问题之外,要想改变当时学校的办学条件,就要涉及学校教学用地。这是另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村民都不愿意主动让地用于学校建设校区,当时符国仲绞尽脑汁、不厌其烦地到村干部、村民家里劝说,还承诺自掏腰包给村民赔偿。符国仲的这种精神感动了村民,很多人都无偿出让了土地。随后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拔地而起。修建教学楼时,符国仲经常到工地督工,每一块砖,每一株树都倾尽了他的心血。

当时,符国仲尽心尽力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后,认为改变学生的命运不仅仅在办学条件,因为有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上不起学,不得不辍学打工。为此,他继续号召家人和乡亲们捐助。1996年,在符国仲的积极走动下,正式成立以符国成命名的“符国成奖学金”。符国仲告诉记者,筹集教育基金,他们全家上下都出了力,他钱不多,就捐退休金;儿女、侄子们也积极响应,每次都是捐几万元;弟弟符国成是捐助主力,大部分钱都是他出的。

为让奖学金真真正正用到学生、老师身上和学校的建设上,符国仲一直参与奖学金的管理。刚开始奖励的幅度有点小,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要奖励,老师也获得奖励;有学生考上文昌中学,考上一个就奖给老师500元;考上文昌中学等重点中学的学生,一年奖励4000元,直到大学毕业。学校只要取得成绩,就会有奖励。无论是老师的论文获奖,学生们在比赛中获奖,还是获得“优秀教师”、“三好学生”称号的全部都有奖励。

2013年,为了学校的后续发展,“三公”再一次找到符国成,符国成再一次捐助了700多万元,将奖学金的金额翻了一番。在宋六小学毕业的学生考上文昌中学等重点学校,每年给予1万元的奖励,直到大学毕业。所有任课老师奖励1000元。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一个优秀学生身上就要奖励10万元,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30多年来,符国仲积极号召捐款,仅他一家就捐助了1000多万元。

记者看到,宋六小学虽是一间乡村小学,但教学楼宏伟壮观、校园绚丽多彩、景色宜人。学校主要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学生勤奋好学,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上文昌市的重点中学。记者走进学校时,正值课后休息时间,不少学生正从教学楼中走出来,在学校操场的绿茵旁休息,在水泥步道上漫步,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不错。

“将来我不在了

让子女继续做教育慈善”

符国仲有一本袖珍型的记账本,平常就装在衬衣的口袋里,看起来非常破旧,但是这里面记载着所有的捐助和花销。符国仲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94岁了,把账目记得清楚一点,可以做到问心无愧,自己心里面也踏实。

符国仲和孩子们。

符国仲对学校的发展慷慨解囊,却对自己十分吝啬。他平时很少在外面吃饭,即使在外面吃饭,也常常将剩下的饭菜打包回家,从不乱花一分钱。

“符国仲老师心系教育,关怀子孙后代,也关爱当地年岁大、家庭困难的老人。”文昌市宋六小学校长郑有东告诉记者,除了符国仲的弟弟对学校长期的支持帮助外,符国仲也多次拿出自己的工资来关爱老人,帮助孩子。除了心系农村教育事业外,符国仲还经常关爱村里的孤寡老人,经常给他们送肉,逢年过节还要给他们买鸡买菜。“有时候老人们想买东西,但是没有钱,‘三公’就让他们把账记在他的名下。”郑有东说,符国仲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很多他帮助过的学生在逢年过节时都会过来探望他。

“没有知识的下一代就没有未来,我会将教育慈善事业一直做下去!”符国仲告诉记者,他小时候读书条件非常艰苦,因为家里贫困,吃不上饭是常事。他认为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他就一直坚持读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当了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奉献了半生。符国仲认为自己对当地教育事业的贡献还不够,就下决心振兴当地的教育事业。符国仲一直坚持这个信念并努力奉献着,他向村民承诺,即使将来他不在了,也要让子女将教育慈善事业继续做下去。

他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想方设法

为无数的村里孩子改变命运

感谢他

线索征集

“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十年,成为海南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座丰碑。它的矗立离不开每一位心怀大爱的海南人民,我们在此向您发出邀请:身边如有让您感动的人和事,可以拨打热线电话966123与我们取得联系,美德需要传递,善良应当延续。

来源: 南国都市报

标签: # 文昌
声明: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anghuaiguang@gmail.com